z6尊龙凯时

    信息门户 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网站地图 English Version
    信息门户 学生 教工 校友 考生
    网站地图 English Version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计算未来”全国大学生计算技术暑期研修班(第五期)招生简章

        “计算未来”全国大学生暑期研修班(以下简称“暑期班”)是中科院计算所坚持“教育与科研并举,出人才与出成果并重”,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举措。该班面向全国优秀大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科研实习,开阔视野,培养科学素养,明晰人生规划,同时也为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事业的未来发展培养和选拔优秀的后备人才。
        暑期班自2011年起每年举办一期。第五期暑期班定于2015年7月19-23日在北京举行(地点:中国z6尊龙凯时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招收人数
        本期计划招收180人左右。
    二、申请条件
        1. 国内各高校计算机、数学、通信及其相关专业的在校本科生(拟2016年毕业);
        2. 品学兼优,在校学习成绩优秀,英语水平较好;
        3. 认同计算所的教育管理及科研工作,对计算机科研工作怀有浓厚的兴趣。
    三、报名流程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7月1日。
        2.报名方式:申请人登录“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网站(http://kjxt.memorylosslivingwell.org),选择“夏令营/暑期学校”栏目,点击“‘计算未来’全国大学生计算技术暑期研修班”右侧的“我要报名”,进入报名系统,按照要求填报信息。请在网上暑期学校申请表“申请理由”栏末尾注明报考实验室全称或者导师姓名。
        3.提交材料
        1)网报系统生成的《中国z6尊龙凯时大学2015年大学生暑期学校申请表》一份(须本人签字);
        2)在校学习成绩单及专业排名证明原件;
        3)英语四六级成绩单复印件或其他体现自己英语水平的证明材料;
        4)专家推荐信(附件1)及其他材料;
        5)其他能体现本人科研水平及工程能力的材料(如已发表的论文、获奖证书、已获得的专利等材料)。
        注:以上纸质申请材料在报到时提交即可,不需提前寄送。
    四、暑期班费用
        暑期班期间,计算所免费提供学员早、午餐。住宿自理。如需计算所代为预订住宿(计算所统一安排,40元/天/人,床上被褥免费提供),请在《暑期学校申请表》“是否住宿”栏内注明“是”(自行解决住宿的同学请注明“否”)。学员报到时缴纳住宿费。
        注:计算所与山东大学联合培养的“菁英班”学生免住宿费。
    五、日程安排

         日期            安排
        7月19日(周日) 报到、领取材料;欢迎晚会。
        7月20日(周一) 开班仪式、专家报告、参观计算所。
        7月21日(周二) 实验室参观、交流;文体活动;推免、考研经验交流会等。
        7月22日(周三) 导师座谈/面试
        7月23日(周四) 导师座谈/面试


    六、审核入选
        申请者入选资格由计算所研究生部组织有关专家审定,7月10日左右在计算所网站公布入选学员名单,未入选的不再另行通知。
    七、暑期班管理
        1.暑期班学生应遵守计算所相关安排,携带学生证和身份证按时报到。
        2.暑期班学生须严格注意自身安全,提前购买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报到时提交保险凭证及安全协议书(见附件2),否则不予注册。
        3.暑期班期间会有体育交流活动,请同学们注意适当携带运动服装。
        4. 活动期间,参加实验室面谈/试通过,并能获得母校推免资格者,可直接获得计算所拟录取资格。
    八、联系方式
        联系人:卢老师、冯老师
        电话:010-62524586、62600450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z6尊龙凯时南路6号,中科院计算所研究生部
        邮编:100190
        网址:http://www.ict.ac.cn ;
        E-mail:zhaosheng@ict.ac.cn
        研究生部博客:

     

        附件1:2016年申请推荐免试攻读中国z6尊龙凯时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
        附件2:2015年中国z6尊龙凯时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未来”大学生计算技术暑期研修班安全责任协议书

     

                中国z6尊龙凯时计算技术研究所
                        研究生部
                        2015年5月



    责任编辑:脱畅